第二百六十六章 激动的小皇帝-《辽东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张恪笑道:“我们越是装孙子,越是受欺负,圣上心里就会越愧疚,东林党的损失就会越惨!谁敢打我张恪的主意,都不会有好下场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朱七连夜回到了宫里,到了司礼监,正好张晔和魏忠贤都在。
    “两位祖宗,小的回来了。”
    “起来吧,永贞可好?”张晔笑着问道。
    “好,都好!”朱七说道:“张大人,还有贺总兵,于伟良和刘希伟两位将军,他们带着五千人马,平安归来。”
    魏忠贤笑道:“带着五千人,那就不算输,你跟着咱家给主子回话,把事情都告诉主子!”
    两个大太监带着朱七,直接来到了乾清宫。
    “主子万岁爷,朱七回来了,他还带来了张恪的奏疏!”
    “哪呢,快拿来!”天启好像打了兴奋剂,急忙说道。
    朱七把厚厚的奏疏举过头顶,老魏托着送到了天启的面前。
    “嚯,好沉啊!”天启对着厚实的一摞,感叹起来,当皇帝这么久,这还是最厚实的奏疏。
    天启怀着兴奋的心情,把奏疏翻开,仔细看了起来。
    张恪在前面详细叙述了辽东大战的经过,张恪的行文不同于其他大臣模棱两可的自说自话,每到关键地方,张恪都引用当事人的直接交代,在奏折里特别标注出来,而且张恪语言尽量平时直白,看得一点不费力气。
    小皇帝一点不用头疼,不由得进入了张恪描绘的世界,读到杨涟一意孤行,天启咬牙切齿,读到浑河血战,血脉喷张,读到张恪他们穿山越岭,从朝鲜回国,又被张恪的机智折服……
    讲述了战斗经过之后,张恪在后面用了更大的篇幅分析辽东民情,分析建奴,蒙古,朝鲜各方的态度,对双方战斗力进行了详细剖析。
    张恪特别精心制作图表,以浑河大战等战例为依据,分析大明如何才能取胜……
    等读完了最后一个字,天色已经放亮了,朱由校不好意思揉了揉眼睛。
    “张大半,魏大伴,辛苦你们陪着了!”
    “主子哪里话,奴婢们都是应该的,想来主子看得这么忘情,肯定有所获!”
    “没错!”天启第一次露出了自信的笑容,激动地说道:“朕总算是知道如何对付建奴了!”(未完待续!
    ...
    百度搜索“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