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章 电话(22/62)-《生于1984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之所以提到《夜·店》,并不是因为许辉惋惜什么的。
    好电影卖不出票房很正常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当年还亏的一沓糊涂呢,接近五千万美元的宣发成本,票房没到两千五百万,一直到差不多二十年后,《肖申克的救赎》才慢慢通过DVD租赁收回了成本!
    连影史排名第一的佳作都卖不出身价,《夜·店》跟它相比,算的了什么?
    再说了,人家电影卖不出去干许辉屁事!
    电影的出品公司又不是辉文天下。
    许辉看上了杨青,准确的说,看上了杨青的导演能力。
    《夜·店》,非常典型的,尽管不太具备卖相,可影片的专业口碑包括影迷的反馈都是及格的。
    这年头,国内有几个导演能拍出及格线以上的商业片?
    而且,《夜店》是杨青的第一部电影,他的第二部电影叫《火锅英雄》
    这个年轻导演很适合大力培养。
    许辉把《老男孩》的构思说了一下,黄文觉得这是一部很有搞头的电影,立刻决定联系杨青——蹭热度这种事当然要越快越好!
    七月十五号,炮辉从德国回来,除了初步谈妥了奔驰的C系代言,他还把《老男孩》的完整剧本完填充了出来。
    《老男孩》再怎么魔改,主线剧情是不会变的。
    两个对音乐抱有梦想的人没能继续走音乐的道路,人到中年了,突然泛起了心思,然后继续追梦,再配合《老男孩》这首歌。
    简直不要太鸡汤!
    很多观众就好这口!
    有了好的故事打底,加上导演不俗的执导功力,辉文天下已经逐渐成熟的发行渠道,可以预见贺岁档上映的电影《老男孩》会掀起观影狂潮。
    没错,许辉把剧本交给杨青的时候,明确告诉他,这部电影只有五个月的制作周期,必须要赶上贺岁档!
    杨青虽然不怎么情愿,但是在1600万制作经费的刺激下,他还是同意了。
    对于杨青这样的最多只执导过300万成本电影的导演来说,1600万足够他挥霍了!
    当然,为了限制这货太浪,陈法蓉亲自出马,担当了制片人职务,至于许辉则挂靠了监制的职务。
    至于演员,许辉觉得徐光头加上黄博是不错的选择,杨青也同意了。
    这会儿,黄博还没刷下金马,徐光头也没《泰囧》,两人的片酬加在一起才300万,相较于后世黄博4000万身价录制《极限挑战》,简直是白菜价!
    至于原版微电影里的‘欢乐男孩’则被许辉更换成了‘中国好声音’,几位导师也愿意友情客串一把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