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妥善处理东宫旧臣-《贞观天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不多时,刘仁轨接到楚王召见。这让刘仁轨有些奇怪,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而已,楚王为何要单独召见他?
    带着这样的疑惑,刘仁轨步入偏殿。
    帝座空无一人,在其下首位,跪坐着一名年轻人。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让人想不透他心中所想。
    李珍走上前,拜道:“殿下,刘仁轨带到。”
    原来他就是楚王。
    真是年轻。
    刘仁轨不敢怠慢,躬身一礼。
    “下官刘仁轨,拜见楚王殿下。”
    李智云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名将,脑海回忆着此人的信息。刘仁轨一生为官清廉刚正,政绩突出。但真正让李智云在意的是此人在军事上的才华。
    白江口一战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彻底打疼倭寇,奠定大唐数百年海防安全。换而言之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将来此人是对付倭寇的一把利器。
    此人历任李渊、李世民、李治、武则天四朝,荣宠不减,最后甚至寿终正寝。
    由此可见,此人是个懂规矩,知进退之人。
    不过,现在的刘仁轨还没有成长到那一步,眼下他也之比李智云大两岁而已。
    “免礼。”
    “谢殿下。”
    李智云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,思忖良久没有说话。他在纠结,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培养刘仁轨,还是说,顺其自然,让他野蛮发育,慢慢成长。
    见楚王没动静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刘仁轨自然是低着头不敢说话。
    他想不明白,楚王召见他做什么。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智云道:“陈仓县暂缺一名县尉,本王属意你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刘仁轨,你可愿意?”
    刘仁轨愣了一下,旋即答应。
    “下官遵命。”
    楚王开口,他还有拒绝的余地吗?
    不过能做县尉也算是个不小的进步,他也没什么好拒绝的。
    真正让他不明白的是,楚王殿下为什么会特地点名自己,他好像没什么名气吧。
    带着这样的疑惑,刘仁轨离开了皇宫。
    李智云这么做,自然是想刘仁轨按照原本的轨迹成长。只是这一点,刘仁轨永远也不可能想到而已。
    安排了任瑰,李智云随后又接见了韦云起。对这位以少胜多的历史名将,李智云还是很看重的。
    双方见面之后,没有韦云起预想那样,李智云对他冷嘲热讽的打压藐视。
    相反的,这位年轻的楚王十分认真的向他请教辽东草原部族的事情。
    待自己说完见解之后,李智云沉吟一会儿,言道:“韦公,眼下草原内乱,我大唐尚需修生养息。本王是这么想的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待他日唐军挥师北上,还望韦公不吝相助。”
    “臣遵命。”韦云起答应。
    第(1/3)页